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岁月无声(完结篇下) (第2/2页)
和三岁半的女儿方小溪来到北京。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,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阳光洒下来,照得地面发烫,像个巨大的烤盘。他穿着件黑色T恤,袖子卷到胳膊肘,露出结实的肌rou,手里抱着小溪。小溪长得像小雯,眼睛大得像黑葡萄,穿着条粉色连衣裙,裙摆被风吹得飘起来。她咯咯笑着,拍着他的肩膀喊:“爸爸,举高高!”他咧嘴一笑,把她举过头顶,笑声在广场上回荡,像一串清脆的铃铛。小雯站在旁边,手里拿着相机,笑着按下快门:“舟子,别摔着她,小心点!”她穿着条白色长裙,头发扎成马尾,微风吹过,裙角轻轻晃动,嘴角的小酒窝若隐若现。 方载舟三十一岁了,脸被太阳晒得黝黑,眼角多了几道笑纹,像被岁月刻下的勋章。他修车修了十年,手艺扎实,在小镇开了家小汽修店,店面不大,铁皮屋顶被晒得guntang,里面摆着几台旧机器和一堆零件。生意不算火爆,但够养家糊口。他和小雯结婚七年,吵过架,也红过脸——有次为给小溪报幼儿园的事,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,可第二天他还是默默去交了学费。日子越过越踏实,小雯学会了做他爱吃的辣子鸡,他学会了给她捏肩膀。小溪三岁半,聪明伶俐,喜欢缠着他讲故事,他每次都笨拙地编些“车王大战”的胡话,逗得她咯咯笑,像个小太阳照进他的生活。 这次来北京,是小雯攒了半年钱,说要带孩子看看首都。他攒了点私房钱,买了三张火车票,带着一家人挤上绿皮车,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到。他站在天安门前,眯着眼看那片红墙,风吹过,卷起他额前的头发,夹杂着广场上人群的喧嚣。他低声说:“这辈子值了。”眼里闪着光,像个满足的男人。拍照时,小溪搂着他的脖子,小雯靠在他肩上,他脑子里闪过高强的脸,想起那句“我的一辈子已经被毁了”,心一沉,抱着小溪的手紧了紧。他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,像是把对兄弟的愧疚埋进心里,低声呢喃:“强哥,你要是能看到我现在这样就好了……” 小雯拍完照,走过来挽住他的胳膊,笑着说:“舟子,回酒店吧,小溪饿了,晚上咱去吃烤鸭。”他点点头,牵着她的手,小溪骑在他肩上,一家三口的身影融进人群,像一幅温暖的画。风吹过,卷起地上的落叶,他回头看了眼天安门,嘴角微微上翘,像在跟过去挥手。 李天佑回到车上,齐凯还在嘀咕装修的事,声音嗡嗡地钻进耳朵,他却没听进去,脑子里全是那个街角的身影。他靠着椅背,手指无意识地摸着手机壳,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光,像一潭水被丢进石子,荡起涟漪又归于平静。晚上回到家,他坐在沙发上,客厅的灯洒下暖黄的光,墙上挂着张他和齐凯的合影——大学毕业那天,两人穿着学士服,笑得像两个傻子。他打开抽屉,翻出一部旧手机,高中时用的,屏幕边角有磕痕,背壳被磨得发白。他开机,翻到相册,里面有张高强的照片,是高二时偷偷拍的,高强靠在cao场栏杆上,叼着根草,笑得嚣张又肆意,夕阳洒在他脸上,像镀了一层金。 他盯着那张脸看了半晌,心跳快了一拍,指尖轻轻滑过屏幕,像在触摸一个遥远的梦。可那股动心的感觉却如风中残烟,淡得抓不住,只剩一丝怀念,像秋叶轻飘飘坠地。齐凯从厨房走出来,端着一杯热水递给他,皱眉问:“你今天怎么魂不守舍的?街角那人谁啊?”他笑了笑,关掉手机,低声说:“没事,想起点旧事,可能是我眼花了。”齐凯没多问,坐下来靠在他肩上,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手,像个无声的安慰。热水冒着白汽,氤氲了他的视线,他看着窗外的夜色,北京的灯火如星海,璀璨却遥远。 他握住齐凯的手,眼里闪着一丝释然,像在与过去说再见。他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夏天,高强的泪水如暴雨,李海的血染红大地,方载舟的吼声震耳欲聋,那些画面如老电影的黑白胶片,模糊却深刻。可现在,他有了齐凯,有了房子,有了稳定的工作,那些曾经的炽热已被岁月磨平,化成心底一抹淡淡的痕迹。他靠着齐凯,低声说:“日式也行,北欧也行,你定吧。”齐凯愣了一下,笑了,捏了捏他的脸:“早听我的不就得了?”他也笑了,眼角弯起,像个满意如今归宿的人。 窗外,夜色深沉,城市的灯火如银河倾泻,映照着每个人的影子。街角的高强点起一根烟,烟雾袅袅升起,像一缕孤魂飘向天际;天安门的方载舟抱着女儿,笑声如风铃,清脆而温暖;车内的李天佑握着爱人的手,眼底藏着一片宁静的湖。岁月如刀,雕琢着他们的模样,带走曾经的热血与伤痕,却也在无声中留下新生。他们曾并肩走过那片血色的荒野,如今却各自站在命运的岔路口,像三颗散落的星子,在夜空中闪烁,遥远却永恒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