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皇帝成了我外室 第50节 (第2/2页)
边便叹道:“你只顾讨好哀家,皇帝那里何不多用些心?” 有时候看她似聪明,有时候又觉得呆呆傻傻——固然做媳妇的得孝敬婆婆,可丈夫也不能只当个神像供着吧?自个儿先把架子端起来,怎怪人家不来亲近? 石景兰垂下头,“难道我还要像个贱婢一样天天给陛下送汤送水么?这种事我可做不来。” 她是名门闺秀出身,甫入宫便打量要做皇后的,要她放低身段献媚邀宠,固然能得一时好处,可离她的目标却差之千里。一个贤后当堪为表率,并在皇帝犯错时适时劝谏,一味腆着脸奉承,等于把这项权利也放弃了,她不想因小失大。 “何况臣妾厨艺不及淑妃,今日正逢腊八,淑妃定会往勤政殿送汤饮,到时候相形见绌,臣妾更加难堪。”纪雨宁平时就爱自己捣鼓些吃食,还每每不吝同皇帝分享,这就阻了石景兰去勤政殿的路。 石太后简直恨铁不成钢,“厨艺不精可以学呀!难道谁都是天生就会的?” 说这种自暴自弃的话,叫她听了都觉闹心。 石景兰黯然道:“为这个刻意跟她比赛,不是更落了下乘?” 本来她一个国公府嫡出跟商户女平起平坐就够惹人耻笑了,若还比赛着献艺,那些宫女太监更该当成新鲜热闹,她往日里的高姿态更成了笑话。 再说,她这双手生来便是要弹琴写字的,若被油烟熏得漆黑,再染上杂七杂八的葱姜气味,石景兰觉得自己就真和集市上捡蒜头的婆子差不多了。 石太后也无话可说了,自己不使劲,总指望哪天皇帝开窍忽然宠幸她来,还不如下辈子投个好胎呢。 第57章.?回家?皇宫的饭菜再营养,也不可能如此…… 其实石景兰纯粹自己吓自己,承乾宫的厨艺也不见得多么高明。 往年都是纪雨宁自己煮好一大锅腊八粥,再分送去各家各院,但今年她想换个玩法——不是一手包办,而是各人自食其力,再比比谁的手艺最好。 玉珠儿这种学了半年庖厨的自然不在话下,可郭胜却叫苦连天,其余的宫女太监也有点吃不消。毕竟宫里讲究的是各司其职,会做饭的老早就到御膳房当差去了,哪还用得着干粗活? 郭胜看玉珠儿麻利地往沸腾粥水里撒入盐巴和火腿丁,忍不住道:“姑娘,你这是作弊吧?” 没见过谁家腊八粥里加火腿的,这是吃粥还是吃rou啊? 玉珠儿朝他扮了个鬼脸,“谁让你想不到,活该!” 郭胜只好自认倒霉,也不好照做,那样倒成了学人精。何况他也控制不好咸度——火腿本就含有大量的盐分,再撒入多少盐巴合适?弄不好就真成东施效颦了。 早知道不该来凑热闹的,可偏偏陛下有事要忙,让他多顾着点承乾宫,郭胜只好效仿佛祖割rou喂鹰以身饲虎的精神,把自己累得满头大汗。 纪雨宁笑道:“莫怕,我那儿还有多的,等会子分一碗给你就是了。” 郭胜心想还是纪主子好,不过他哪里敢和皇帝争食?说不得还得求求面前这位娇小姐——至少玉珠儿的粥是陛下瞧不上的。 大抵是察觉到他的企图,玉珠儿索性往粥里添了几把切碎的小米椒,因为听说太监是不能吃辣的。 郭胜:……他没记错的话,眼前这位姑娘也是一碰到辣就嗷嗷叫吧,这法子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? 纪雨宁正在教楚忻辨识各种豆子,五颜六色散落一地,小姑娘看得双眸晶亮。 尤其颜色很像珊瑚的那种豆子,她觉得分外好看,恨不得抓起一把就放进嘴里,嚼都懒得嚼。 纪雨宁急忙制止,“不许吃生食。” 又谆谆嘱咐她,这种是可以吃的赤小豆,还有另外一种颜色更加漂亮、鲜红如血的,唤作相思豆,那是剧毒之物,见到都该远远避开,更别提吃了。 楚忻似懂非懂,“所以越漂亮的东西,有时候危害反倒越大。” 纪雨宁颔首,很欣慰她的颖悟,“正是。” 郭胜不由得瞥了这位娘娘一眼,心想还好皇帝没听见,否则又有得辩了——要论姿容出众,宫里谁能比得过纪淑妃呢?纪淑妃可不是貌美心毒之流。 要说毒,也只毒倒了皇帝一个,还是人家心甘情愿的。 纪雨宁亲自看准火候,待楚忻炖好了一瓮热腾腾的白米八宝粥,纪雨宁便让她盛一碗到勤政殿去,皇帝议政议到现在,必定唇干舌燥,喝点粥水解渴正好。 楚忻撒娇道:“您也和我一道去嘛,” 她对皇帝虽不像楚沛那样惧怕,可要一个小孩子在诸位公卿大臣面前露脸,也实在太难为她些。再说那盛粥的瓷盏有些烫,哪怕隔着蒸笼也有受伤的风险,纪雨宁想了想,只得陪她走这一趟。 可巧石景兰虚心听取姑母意见,亦端了食盒过来,两边颇有点狭路相逢的意思。 石景兰淡淡道:“这么巧,meimei也来送膳。” 纪雨宁笑道:“是啊。” 虽然自知不敌,可石景兰偏偏就不服输,腊八粥这种东西其实没多少技术含量,关键还得看材料。石景兰用的是最好的碧粳米,桂圆、莲子、花生等等也都是庄子上精挑细选出来的,宫里都未必有这般新鲜。 若这般都不如人,她真可以去撞墙了。 石景兰便含笑道:“不如我和meimei互换着先尝尝如何?” 如此一来胜负已分,剩下的那个也不用去皇帝跟前讨嫌了,岂非不战而屈人之兵? 纪雨宁虽不知她今日为何格外亲切,但这么点小事自然无须介意,遂点头首肯。 各自交换了食盒,石景兰用银匙略尝了一口,便觉汤汁格外的粘稠,几乎能挂到汤匙壁上,浑不似自己的清淡,稀稀拉拉不成模样,莫非是加了淀粉熬出来的,这不跟耍诈一般? 问纪雨宁时,才知是富有黏性的糯米,也不是什么很名贵的品种,不过熬粥很香。 石景兰脸上便有些发烫,再尝一口,觉得滋味格外丰富,且香滑软糯,全不似自己单调。 这回由楚忻充当了解说,“用了七八种豆子,都是先泡过再去皮的,还加了雪耳齐炖,如此才能甜而不腻,爽快入喉,且有补气健脾之效。” 石景兰尴尬地一笑,“你懂得倒不少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