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4/10页)
居然出现了朦胧日影,大概再过两天,极有放晴的可能。 罡风刺骨,比下雪时还要冷,几乎到了呵气成雪滴水成冰的地步。但他不怕澈骨奇寒,一股劲地向前赶。 他感到奇怪,怎么这段路好半天没看到半个人影? 天地一色,白皑皑茫茫一片,人兽绝迹,除了风声,四周静得可怕。这一带的山峰,皆自西北向东南倾展,道左便是渭河的上游,下坠数十丈,看得到下面的河床但不见有水,甚至连冰也没有,只雪,雪已将河床盖住了。 人在积雪的山腰中行走,上有随时可能崩塌的积雪浮冰,下有深约一二十丈的河床,稍一大意,掉下去摔在积雪的河床上,后果不堪设想。 饶过一座小山峰,居高临下往下看,我的天!玉树琼花,天地一色,看不到村落,见不著人迹,有他孤零零一个人。苍凉、死寂、孤独、无助。不知是他遗弃了尘世呢,抑或是尘世遗弃了他? 一阵罡风袭到,他机伶伶地打了一冷战,忖道:“难道我迷失了路途么?要不就是赶过了宿头,不然怎么不见半个旅伴?” 1 谁说没有旅伴?后面半里地,就有一个穿老羊皮大袄,点著拐杖的人,正举步维艰地缓缓而来。 他不经意地扭头向后瞧,看到了人影,心中一喜。接著他无可奈何地幽幽一叹,自语道:“白衣神君果然够朋友,他赶来了,我欠他一份情。” 他却不知,白衣神君这时却在渭源等他,以为他定然在渭源,所以先一步在城中等候,没料到他已冒失地上道。 他知道江湖人大多有怪癖,不愿与人同行,不然白衣神君已经答应保护他出,何以又不与他一同作伴启程? 他误认后面的人是白衣神君,当下不再停当,重新赶路。也因此一来,他心中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安全感。 转过山坡,已看不到后面的人了。 前面是一座曲折盘旋向东南延伸的峡谷,道路在山腰上蜿蜓而行,积雪太厚,而道路却又不宽,人在上面行走,惊险万状,动魄惊心。 经过一座斜谷,谷口的山坡上有一座倒塌了的歇脚亭。亭畔原有一道十余丈高下的瀑布,但这时已不见瀑影,只有无数断断续续悬空高挂而下的冰柱,看去像是一座巨大而破损的水晶帘,极为壮观往斜谷深处看去,双峰夹峙,谷中凋林流落,满坑满谷积雪耀目。 亭右侧,有一座凸出路中的悬崖,形成一座天然的崖xue,崖内有供人休憩的积薪,倒是一处聊避风雪的好所在,近崖根处居然还有用石块架起的炕灶哩! 看看将近崖xue,忖道:“天色不早,前面不知是否还有村镇歇脚,何不歇会儿在这儿用膳?等白衣神君前来聊聊岂不甚好?” 1 罢到崖xue前,突见xue前积雪与碎石之间插了一根树枝,枝上横置了一根雕翎箭。箭放置得十分技巧,箭尖斜向xue外的天空,矢尖稍后方有一具像爆竹似的红色怪物体,后端有一根引线。 他站在箭旁打量,弄不清这玩意是怎么回事,只知这这是一枝信号箭,却不知是箭主故意留置在这儿的呢,抑或是遗失在这儿的?看景况,至少不会是不慎遗落在这儿的,遗落得这么巧。 他懒得多想,迳自进入崖xue,卸下包里,取出一方其硬似铁、又黄又黑的炕饼,一面倚在崖根下大嚼,一面用皮囊中的酒佐餐。 半壶酒下肚,浑身暖洋洋地,他摘下风帽,敞开老羊皮外袄,正想收拾食物,突听崖外传来了踏雪之声。 “是白衣神君来了。”他想。 当下一跃而起,走至崖口接人。但一照面之下却不由怔住了,来人不是白衣神君,而是一个风烛残年,脸色苍白的老人。 老人脚下踉跄,点著木棍跌跌撞撞地冲到,口中呼出的雾气急促地进出,唇上下的白须凝结了不少冰雪。 他亳不思索地伸手挽住了老人,说:“老伯,小可挽你到崖下歇会儿。” 不管老人是否答应,急忙将老人扶至崖根坐下,火速取下老人腰下挂著的小包里,惊道:“糟!伯,你病得不轻,穿得又单薄,皮袄前襟和肩背后有破缝,这怎么行?” 老人不住喘息,双目无神,牙齿震得“克克克”直响,有气无力地说:“命命也! 1 看看来,我要埋骨” 他将酒囊送至老人口边,断然地说:“老伯,先别说话,保全元气要紧,喝下几口酒,小可替你老人家推推赶走风寒再说。” 老人贪婪地咕噜噜猛喝个够,方让中海将身躯放倒。中海不敢解开老人的破皮袄,只好用掌不住按、拍、揉、推,替老人活血。许久,老人脸上开始有了血色,中海自己却额上见汗方行停手。 不仅如此,他掏出针线包,用针线替老人将皮袄的裂缝缝好,再给老人喝了两口酒,透过一口气道:“老伯,你的病很怪。” 老人已恢复精神,但仍然虚弱,漠然一笑,说:“青年人,有何可怪?” “你可感到头晕、目眩、厌食、右胁不适,左腿酸麻、便结等等症候?” “没有。”老人爱理不理地说。 中海摇摇头,税:“依我看,你定然不时感到头晕眩目,左胁不适和左腿酸麻。请坦诚相告。” “这这倒不假。”老人勉强点头同意。 “这就怪了?你的症状是足少阳胆经出了纰漏,却眼不黄,肌不变,能食,便不结,决非黄疸,所以可怪。” 1 “唔!你倒像是行家。” “不敢当,小可略识一二。” “依你之见” “只有一种可能。” “说说看。” “被人打伤足少阳胆经,而且伤处是中间渊液至居胶一段重要所在。” “甚么叫渊液”老人故作不解地问。 “这是xue道的名称,便于医家下针推所定的经脉部位。” “依你看,我能拖多久?” “这得仔细检验才行,小可不敢妄下定论。但依常情而论,三旬之内,老伯将 1 将” “怎样?” “发狂而死,双目先盲。” 老人如中电触,脸色大变。 “老伯须及早” “你是说,我得及早准备后事了?”老人脸色泛青的问,一把将中海抓住,浑身更在不停地发抖呢。 “老伯万请稍安毋燥。小可的意思是,须及早延医诊治。” “这是说,我还有希望?” “是的,半月之内,老伯必须就医:再就是,须找到名医。方脉之学不易,难学更难精,要是找上了庸医” 老人倒抽一口凉气,接著目露喜色,求道:“哥儿,你能看出老朽的病情,而且一言中的,必定能活我残生,可否怜我孤苦加以援手?” 中海沉吟不语,脸有难色。 老人以手掩面,激动地说:“老朽一生飘零,从未开口求人” “老伯,请听我说。不是小可拒绝,而是小可实有困难。一是手头无药;二是久未替人治病,心中实虚,恐误老伯性命;三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