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25章 (第1/1页)
白锳知道那是皇帝不信任这些人。 现在皇帝却接了皇后送的美人。 这不是一个美人的事,这是陛下对皇后的信任。 皇后是蠢人。 但如果蠢人有了皇帝的信任,也能变得很可怕。 杨家怎么说服的皇后? 她甚至还偷偷用三清铃碰触皇后,看看是皇后入了迷障,还是自己入了迷障,但结果都没有。 皇后还是对她温和地笑,比皇帝看她还爱惜。 真是一个贤德皇后。 白锳抬手,王德贵忙抓过一旁的茶杯递过去,伴着清脆声响,茶杯碎裂。 白锳吐口气:“行了,收拾了吧。” 脾气该发要发出来,但一直发脾气没用。 王德贵对室内的宫女们摆手,宫女们忙过来清理碎瓷。 “不如把中丞叫回来吧,查查杨家。”王德贵低声说。 定安伯一家离开京城后一直住在老家,为了不打草惊蛇,张择没有把定安伯一家诱骗回京,而是带着人去了他的老家。 虽然监事院留了人手给白锳,但到底不如张择用起来方便。 白锳摇了摇头:“不急,不管怎么说,宫中目前有孕的只有我一人。” 还有时间。 她最近运气是不够好。 可见都是因为那个扫把星。 “问问中丞,查的如何了?”她说。 王德贵应声是。 …… …… 过年间的三曲坊内更是喧嚣。 布置精美文雅的室内,醉酒的男女已经没有了刚进门时的端庄仪态。 琴声,歌舞,也更加纷乱。 “高兴啊。”坐在正中的男子敞着怀,带着醉意拍着大腿,“今年真是过个高兴的年。” 旁边有人笑说:“国舅说错了,应该是年年高兴。” 国舅杨春看身旁的人。 此人膝头摆着琴,似乎正准备弹奏。 杨春伸手拍他的肩头:“沈青,真是多谢你,按照你说的告诫了皇后,皇后真听进去了。” 这些年皇帝跟皇后的关系看起来如旧,实际上越来越不好,这一点杨家感受最直接。 皇帝登基五年了,杨家的封赏少的可怜。 杨父在家没少咬牙抱怨。 他也是委屈的很。 皇帝有今天,离不开杨家,如今日子好过了,就不把杨家放在眼里了。 但皇帝真要忘恩负义,最终倒霉的还是他们。 所以,无论如何也要让皇后与皇帝修复关系。 “国舅客气了。”沈青说,“皇后与陛下是结发夫妻,历经苦难,到底是心心相映,一点即通。” 通什么啊,以前也劝过,根本就没想开过,没想到这次他再去劝,竟然真听进去了,杨春也很高兴。 “国舅与皇后同心,想陛下之所想,忧陛下之所忧,与陛下同悲喜,自然就能成为一个贤德皇后。”沈青含笑说,握住了杨春的手。 杨春饮酒的燥热瞬间散去,心神宁静。 沈青的声音再次传来。 “国舅用心说,娘娘就会听进去。” 用心。 杨春看着他,慢慢点头:“我会用心,我与皇后同心。” 沈青松开手,俯身施礼:“沈青先退下了。” 杨春含笑点点头,看着沈青退了出去,他则端起酒杯,脸上带着木然的笑,一杯,又一杯。 室内的琴声,美妓的歌舞声,都被拉上的门隔绝。 走廊里黄娘子含笑而立,拉开另一扇门:“沈琴师请。” 沈青走进去,黄娘子在后跟进来,将门关上。 “这些蠢人都生了心思,接下来有热闹瞧了。”她笑说。 沈青从袖子里拿出竹笼。 竹笼里的蝴蝶安静不动。 “娘娘最近很少醒来。”黄娘子担心地说,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先前。” 那晚本来要引娘娘来的梦境突然打断,沈青说原本给白小娘子织造的梦境也被打破了。 白小娘子本性渐显,梦境有些难控制,不想让娘娘冒险。 但黄娘子不太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,藉着截住信,跟周景云表明娘娘的事。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,还是让娘娘醒来后告诉他更好。 “既然娘娘已经见过他了,就该让他知道。”沈青说。 但周景云不信啊,岂不是添乱? 沈青笑了:“我要的就是他不信,他不信,就会问。” 黄娘子迟疑一下:“你是想要让他问白小娘子,是不是娘娘?” 沈青笑着点头:“问什么都行,只要问,他问,她也问,有问才有疑,有疑才有惑,有惑就有念,有念…..” 他看向竹笼里的蝴蝶。 “念就能生息。” 到时候不用他织梦,梦自生了。 …… …… 除了京城,整个大周都沉浸在年节中,而且又要迎来上元节。 冬日艳阳下,登州城的大街上不断有小童们举着各色花灯跑过,除了街边的店铺,还有不少人挑着担子叫卖花灯。 或许是因为做花灯生意的人太多了,挑担子的小贩也不得不抢生意。 当看到一个妇人挎着篮子从一间糕点铺子走出来,小贩立刻冲上去“大婶,挑一个花灯吧,有年年有余,节节高升,花开富贵——” 一连串的话蹦出来,那妇人被逗笑了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