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三十、企业 (第2/2页)
从北京算起,到广州工作,山丰离开家乡有8年多了,期间去过了很多地方,不夸张的说,确实感觉美味在四川,其他地方的食物无论多好吃,总让山丰觉得差「临门一脚」,无法挠到味觉最深处,只有回到四川,回到家乡,才能感觉「这正是我想要的」、「就是这个味」,不增一分,不减一分,直达心底,山丰一直觉得这是四川人民了不起的成就:唯有他们彻底发现了人类味觉的秘密。四川之外的美食,几乎屈指可数,广州的皮蛋瘦r0U粥和肠粉,新疆的羊r0U串,天津的煎饼果子。山丰在北大,有一阵子,每天晚餐就是两个天津煎饼果子,直至离开北大,也百吃不厌。山丰後来去过很多地方,包括天津本地,山丰想说,北大校园的天津煎饼果子是山丰至今吃到的最好吃的煎饼果子,不b天津本地的差。至於在广州、上海,山丰就没有看到天津煎饼果子,倒是到处可见山东杂粮煎饼,类似天津煎饼果子,但是山丰觉得味道差不少。但这些都不算主菜、正菜,而且论味道还是b不上回锅r0U这类川菜。 广州的生活总T而言还是无聊,平时山丰哪里也不去,山丰也没有找nV朋友成家的打算,山丰觉得自己一定会离开这里,山丰还有人生的任务没有完成,虽然与学生时代相b,收入高了很多,但山丰没有花钱的时间,山丰需要静蓄力量,等待完成自己下一个任务的时机。山丰对单位的事也不很感兴趣,没有花时间去培养和领导的关系,山丰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志趣,基本过着与学校类似的生活,只是更封闭了,从学校的三点寝室-教室-食堂一线生活变成了更简单的两点一线生活——寝室和办公室,吃饭都是在楼下买盒饭到寝室或办公室解决。广州号称美食之都,可那些盒饭可真是难吃啊,便宜够便宜,5元一份,山丰後来基本只吃一种,米饭 J腿 几片青菜,J腿就皮上有点味道,里面味同嚼蜡,还有两三种,更难吃。反正,山丰天天吃这J腿饭,吃了一年多,现在山丰看到J腿都有些怕了。 在广州的无聊生活中,山丰看了很多电视,广州可以收到香港的4个电视台,明珠、翡翠、本港、国际,其中两个是粤语,两个是英语,能够看这些台,是当时广州人相b内地优越的地方,能够获得来自世界发达地区的更快更广的信息。但这些电视节目山丰都记不清楚了,粤语和英语对山丰而言都是外语,至今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个——广州某个电视台播放的日本电视连续剧《阿春》,其中nV主角的形象气质太符合山丰当时的审美标准,找不到其他可以媲美。日本当年有个风靡中国的电视剧叫《阿信》,山丰看过一些,但是山丰觉得《阿春》b《阿信》更好看,可是奇怪的是,《阿春》不仅没能在中国其他地方流行起来,而且後来山丰想找来重温,在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时代,也遍寻不着,连对这部剧的提及都几乎没有搜到,网上只查到这麽一段话,「日剧《阿春的故事》,曾经在香港TVB播过,讲一个日本nV孩成才故事,大概是1996年左右。」直到2024年1月8日,才查到nV主角的饰演者叫安田成美,不过现在的照片b当年的剧照差不少。那时候中国的足球甲级联赛开始兴办,每个周末和同事一起收看电视的足球b赛成为一件大事,广州的足球氛围很浓,同事中还是广东人居多,当时的广东队很强,山丰老家的四川队也不弱,山丰还记得几个厉害的球员,四川的马明宇、魏群,广东的彭伟国,上海的范志毅等等。 山丰自小就有去看世界的梦想,记得大概在小学5年级的暑假,山丰就常常约上弟弟,随意地选择一个方向,走到县城外的山里去,彷佛探险一般,但那时小,走上一两个小时,其实也没有走多远,经常走着走着,翻过一个山坡,转过一个弯路,就发现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。到1996年,山丰在南航一年了,想想自己26岁了,还是没有走出去看过这个世界。利用1997年元旦假期,当时已经确定要去上海了,第一次下决心一个人出一趟远门,一个人出去自由地走走看看。山丰常常在书籍文章中读到cHa0汕,南航工作中也遇到好多cHa0汕人,给了山丰很好的印象,再加上cHa0汕几乎是离广州最远的省内城市,开通的长途客车较多,山丰就选择了去往cHa0汕。记得是夜班车,早上淩晨到了汕头,山丰在汕头逛了逛,然後再乘公交车去了cHa0州,看到了传说中的家家户户都Ai喝功夫茶的景象,然後再回到汕头,乘长途车回广州,印象很不清晰了。 在大学时,吃方便面也是一种奢侈,1995年毕业去广州工作,进超市发现有那麽多各式各样的方便面,都是在北京未见过的,腰包也鼓了,那时的盒饭也不好吃,山丰立刻就制定了一个「百日百袋百种方便面」计划。吃了那麽多,包括一些相对贵的,最喜欢吃的其实是并不昂贵的香港产的「出前一丁」。直到现在,山丰还是很喜欢这个品牌的方便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